第五十九章 感悟阴阳-《俗世浮录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溪当时曾言,世间修行之法万千,唯有一种法门最为难得,而这法门便是感悟之法。

    感悟之法不同于其它修行之法,它亦不能与其它修行功法同等对比。

    它能让人以其身之本体为基石,建立起与天地法则的桥梁,打通这天地之道。

    要知,世间修行功法之中,有引气入体,也有天人感应,亦有以力证道。

    而修行法术中,有五行法术,亦有奇门遁甲,更有法阵符篆。

    可每一个人在这之上的造诣却都不同,这其中与个人努力程度有关,但起着关键性作用的却是个人天赋。

    而这个人天赋,便就是感悟!

    越是珍贵难得的修行功法,其中所含的感悟之说就更为深重。

    甚至在修行之人中,甚至有修行大成者认为,修行,都当以感悟入道,所有法术威能,不过皆是外力。

    此言说出时,震惊整个修行仙门。

    而这番言论,却有实例为证。

    溪曾言,王朝时期,有一奇才,便是以感入道,周身真气不过尔尔,却能催动天地真气,演化天地法则,只手镇压高阶修行者。

    而那一战,亦是被写入《修行史学》之中,被无数后来者观摩。

    但数百年间过去,如今却极少有人能真正的实现以感悟入道,大多修行者皆都是引气入体,辅以法术、阵法等,共同修行。

    而这溪的后续解释中,自然也有所提及为何修行之人极少能有以感悟入道之人。

    其原因便在于,这以感悟入道,对于修行者而言,要求极高,不但讲究个人机缘,更需要日复一日的磨练心性。

    张子明看着这石碑,内心激动中又有一丝冷静。

    若这石碑上所刻字样真是感悟之法,那自己却不是如有神助,那日后为平安镇、为少爷等人报仇,岂不是大大增加了胜算。

    但若是自己天资不够,机缘不足,这眼前哪怕是再精妙的感悟学说,怕是自己也不能理解丝毫。

    张子明心中纠结,看着石碑上的字,嘴里又喃喃念道,“茫茫人世,凛凛苍苍!自阴阳二分,上化为天,下沉为地。”

    这石碑之上仅仅只是浮现了这几个字,身下的依旧有大半的空白。

    张子明反复读过,猜想必定其后还有文章,只是不知该如何使它浮现出来。

    思索片刻,张子明将手掌又重新放在石碑之上,果然那洪钟大鼓一般的声音又在张子明耳边响起。

    张子明沉心静听,只听那声音说道。
    第(2/3)页